日前,百度宣布將生產100臺無人駕駛巴士,這些巴士將部署在中國、日本和世界其他城市與地區。外媒FutureCar報道指出,百度這一計劃或將提高交通效率,達到無人駕駛行業的重要里程碑。
無人駕駛巴士被命名為“阿波龍”,與金龍公司合作生產,該車生產于福建廈門,可搭載14名乘客。阿波龍無人駕駛巴士沒有方向盤和駕駛員座椅,駕駛室空間非常寬敞,與傳統巴士相比,體積要小33%。同時,該車配備了L4自動駕駛功能,這種程度的自主性表明,該巴士將被用于城市“最后一英里”路線的通勤。
這些無人駕駛巴士是電動的,對于那些想要使用新能源車輛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城市來說,這是未來愿景落地的“保障”。該巴士可達到最高每小時44英里的行駛速度。在充滿電的情況下,續航里程可達62英里(約合99公里),充滿電池需要兩個小時。
百度試圖將無人駕駛巴士商業化的跡象可在Apollo3.0中看到,這個開放平臺可提供自動駕駛、待客泊車等功能,吸引了眾多汽車制造商、初創企業和汽車供應商的合作,包括捷豹路虎、蘇寧物流、法雷奧以及和拜騰等。
百度智能駕駛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李振宇表示:“Apollo3.0標志著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進入新時代。我們認為安全是批量生產的基礎。阿波羅將繼續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合作,推動從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的轉型。”
據悉,百度的主要目標是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啟動自動駕駛服務。這些無人駕駛車輛在中國將部署在北京、雄安、深圳、福建平潭、湖北武漢等地。百度還計劃利用與日本軟銀集團自動駕駛子公司SB Drive的合作關系在該國進行部署。有新聞表示,該公司將在2019年之前利用10個“阿波龍”來進行公開試驗和演示。
有趣的是,這并不是軟銀第一次涉足無人駕駛巴士車隊。今年早些時候,該集團從法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avya購買了L3自動駕駛巴士,并在東京羽田機場進行了測試。
“2018年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第一年。從阿波龍的批量生產,我們可以真正看到,自動駕駛正在取得巨大的進步,這個行業正在實現‘從零到一’的突破。”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。